《西安古代音乐文化》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
乐舞文化起源于远古先民早期的生产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乐舞欣赏水平也不断发生变化,进入人们视野的表现形式也在改变。
秦中央机构中,“太乐”署执掌宗室祭祀乐舞的“雅乐”,乐府主要职掌供帝王享乐的世俗舞乐。《宋书乐志》说:“周存六代之乐,至秦唯余《韶》、《武》。始皇二十六年,改进《大武舞》曰《五行舞》。”《隋书乐志》又说,“按《周礼》:王出入奏《王夏》”,“朝会同”,“秦、汉已未.君王称皇,故变《王夏》为《皇夏》也。”“宫廷宴乐”中有“房中乐”。秦代雅乐上承先秦,下启汉,是雅乐发展的重要一环。
西安考古发现的秦百戏俑、乐人俑等从实物的角度展现了秦代音乐文化生活的概貌。1999年,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角的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一处面积约八百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并清理出6件半裸体的彩色百戏俑和一个秦代的青铜大鼎。陕酉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P46、166】这些戏俑多身材高大、姿态优美。陈四海《秦始皇陵园出土的乐器-百戏俑考》,《音乐研究》2005年3期【P31】他们姿势奇特,有的百戏俑双腿立正,左手握住右腕,双臂交叉于腹前;上半身裸露,下半身仅着一件喇叭状的超短裙,脚上不穿鞋;两腿直立于脚踏板上,左脚略前伸,呈“稍息”状。有的无头俑裙带系于脐下,光脚光腿光身子;双脚分开,左脚向前倾斜45度,呈丁字状;右臂上举,左臂下垂,左手大拇指插入腰带内;左腿前躬,右腿斜蹬,扭胯鼓腹;右臂尽管残失,其所举何物已不得而知,但其姿态可能是在挺举重物。有的俑高大魁梧,肌肉发达,裸露的双臂刚劲有力;双手置于腹前,手中握着裙前的长方形皮革式前褡,卷成半筒形,上端与腰带相连,等等。
五、秦代歌唱
秦代大一统后,秦始皇曾“兴骊山之役,固三泉之底,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磬帷帐,……妇女倡优(专职演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曲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P219,卷20】《说苑》中也多次提到秦始皇穷奢。如《至公》篇中谈到鲍白令之对秦始皇说:“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盖,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哪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弹天下,竭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载?”①【P219,卷20】
专业歌唱艺人队伍庞大,演艺人员数量众多,且分布于不同阶层。《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传令乐人歌之。”(宋)郭茂倩著.,夏华等编译,《乐府诗集》沈阳市万卷出版公司出版,2014【卷6】又,《古今乐录》云:“秦始皇祠洛,……与群臣作歌。”(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83】《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名家类有《黄公》四篇,班固注曰:“(黄公)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时歌诗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晓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