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摘要:马超的崛起从一个侧面证实着“隆中对策”的客观性,并与之相呼应。马超与曹操抗衡达四年之久,牵制着曹操的主力部队,为刘备取益州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马超投刘备,使成都免去了一场大灾难,对刘蜀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马超经营西凉与镇守阳平关,不但保卫了蜀国的北门不受侵害,而且为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战争提供了民族关系方面的便利条件,堪称“一世之杰”。
关键词:马超;诸葛亮;刘备;曹操;蜀汉政权
马超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三国英雄。谈到熟悉,马超武艺超群、英勇善战,为人们所钦佩。例如,使曹操割须弃袍,许禇裸衣斗马超,葭萌关马超夜战张飞等(《三国演义》故事);谈到陌生,即涉及到本文的论题。马超在蜀汉政权的时间不长,归蜀后史迹不多,未有惊天动地之举,蜀汉立国的第二年(222)就去世了,更未参与诸葛亮领导的北伐战争。那么,马超与蜀汉政权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对蜀汉政权又有什么重大贡献呢?这就是本文的论述中心,也是本文的归宿。
马超(176~222),字孟起,东汉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马腾,献帝时为征西将军,后与曹操有隙,举家被害。超领腾部曲,转战万里,后归蜀汉,在三国的历史上谱写了悲壮慷慨的一曲,辉煌灿烂的一页,对蜀汉政权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一、马超与“隆中对策”的关系
“隆中对策”是刘备三请诸葛亮时,诸葛亮对刘备提问的答复,诸葛亮剖析了时局,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当时马超在西凉,刘备在荆楚,似是风马牛不相及,难道真是这样吗?不然,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①马超父子等在西凉、在关中,占有相当的地盘,拥有强大的武装。这是其联系之一。
“隆中对策”中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并劝刘备袭取荆州作为第一个立足点。那么,此时谁可与曹操正面抗衡呢?固然没有。然马超、韩遂等居然在关中突然发难,在陇西、黄河、渭水、华阴、潼关一线与曹军转战达四年之久,时而杀得曹操狼狈不堪,时而使曹操损兵折将,曹操曾咬牙切齿地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此其联系之二。
刘备转战大半生,东依西附,未有立足之地。曹操却认为刘备是心腹大患,此时刘备正寄附于刘表篱下。刘备曾在曹操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闻之,忐忑不安,寻机出奔。
刘备寄寓荆州,始感悟到“智术短浅”,急需“智能之士”?。当时荆州士人也在寻求出路,徐元直、诸葛亮等先后加入了刘备势力,并且在局部战斗中取得了一些胜利。由于有了具有战略眼光的士人,特别是诸葛亮加入了刘备集团,这就增加了曹操消灭刘备的难度。消灭刘备,是在曹、袁战争时就已确定了的战略方针,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而在西方的反曹势力尚不明确、敌对矛盾尚未激化之前,进击和歼灭刘备是最好的时机。
于是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直逼荆楚,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让刘备无隐匿之处,无喘息之机。这时的荆州形势急剧变化,刘表卒、刘琮降、刘备败走夏口,这种情况对于攻无不克的曹操来讲是兴奋异常的,而对于刘备来说则是窘困尴尬。当此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挺身而出,自结孙权,展示了韬略和胆识,使刘备转危为安,同时实现了“隆中对策”中的第一个行动目的——取得荆州。
刘、孙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对于地广人茂的曹氏集团来讲,只是一次重创,并不危及大局。曹操可以迅速集结良谋勇将与之再战,而从全局形势参考,不得不撤回许都,正如裴松之所说:“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这就为刘备争取了巩固荆楚根据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此,刘备集团摆脱了流寇的狼狈处境,使“隆中对策”中的首先占据荆州付诸了实施。这是其联系之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黎明小说】《文豪1978》《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谁让他修仙的!》《独家报道》《无限旅游团》《破云2吞海》《破云2吞海》【落秋中文】《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