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去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
傅惟慈先生家住北平四根柏胡同,近赵登禹路。
四根柏大概指此处有四根柏树,其中两根在傅惟慈家的院子里,还有两根不知道在哪儿。这座四合小院是傅家祖产,年轻的傅惟慈从后母手中接来,一住六十多年。傅惟慈是翻译家,代表译作有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大多都是在这座小院里翻译的。
到晚年,傅惟慈爱热闹,隔几月就在小院里开派对,邀请年轻朋友来院中烧烤。我也去过几次,来玩的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仲夏夜,我们坐在院里,吃肉,冰镇的北冰洋饮料成箱搬来。院子里除了柏树,还有一株高大的合欢,几只猫趴在屋顶或院落听我们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文学。
傅惟慈说话偶尔夹带英文单词,他说老了,学的外语快忘了。其实没有,虽然身体多病,但他思路清晰,记忆力也好。我们聊起毛姆是严肃文学作家里最通俗的,小说销量好。傅惟慈说,也不是通俗,他这个人老派。我当时很奇怪,一位九十岁的人跟你说别人老派,这多少有点怪异吧。我心想你自己才老派好不好。
他问我:“你看谁的书文学启蒙?”我说:“毛姆呀,多有名!”他顿时很兴奋,好像发现了文学同好,跟着说:“我也是啊!”我想了想说,我是看你翻译的毛姆文学启蒙的。他大笑,非常高兴。
他是喜欢与人聊文学的,年轻时本想当作家,但因为政治和社会环境,便转向翻译。傅惟慈讲求阅读趣味,还爱读侦探小说,尤其偏爱毛姆和格林这类会讲故事的作家,翻译的也多是这类作品。然而奥威尔的《动物农庄》不是,只不过是当时好友董乐山邀他翻译此书。他虽应允而作,却不太喜欢。这种政治指向太强的小说不符合他的脾性。
我们聊得最多的是毛姆与格林。我说毛姆这厮真刻薄,简直恶毒!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年轻时刚到伦敦很穷,某篇小说拿了毛姆文学奖,她用奖金租房。她给毛姆写信致谢,毛姆回信:首先,他与整个评选无关;其次,他没有读过莱辛的小说;最后他刻薄地说了句:“你一定经常写这些讨生活的信感谢别人。”傅惟慈听完大笑着摇头说:“这个毛姆!哈哈,格林不会这样的,他是gentleman(绅士)。”
格林虽是严肃文学作家,但也写过很多消遣小说。有一天聊起格林的惊险小说,他问我喜欢哪本。他翻译的书实在太多,其实我也记不全。我说:“《一支出卖的枪》,很好看,你看过吗?”他说看过啊,是很好看,还是我翻译的啊!我有点窘迫,他却没因我记不清他的作品而不快,反而大笑。与他聊天,让我始终觉得格林与毛姆不是已进入文学殿堂的大师,而是相识的熟人,可以评头论足。我想是他把这些作家带到了我身边。
傅惟慈偏爱格林,大概是更认同他的人生态度。格林理解人性,说爱的本质是有了解别人的愿望,但因不断失败,这种愿望很快死亡,变成了痛苦、忠贞和怜悯。
他曾写过自己读到格林是“文化大革命”的前两年,那时他被分配到资料室打杂,整理资料,分发报纸。资料室囤有上百本外国小说,傅惟慈负责检查其中有无“不妥”内容。他在这里读到《问题的核心》,小说讲的是一个身处绝境的人的心路历程。他写道:“当时在资料室里工作,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内心很苦涩、很灰暗,读到这本书当然感触很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以机缘觅长生》【新键盘小说网】《末世第一狠人》《又逢君》《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斗破之我为雷帝》《替嫁多年后》《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嫁给铁哥们》
苏更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