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简史》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
就在刘邦称沛公起义的时候,我们另一位主角项羽也在吴地起兵,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项籍字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当时的下相和沛县都是泗水郡治下,而今天的宿迁和徐州都属江苏,这样看来,项羽和刘邦还是老乡。江东子弟果然多才俊,只是卷土重来不一定未可知。
项羽父亲的名字,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说叫项荣、项超等等的。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灭亡时败于王翦之手的楚国最后一位名将项燕。项家世代为楚将,受封于项地,所以以封地名字为姓。也有说项氏是西周时候诸侯国项国的后裔,以国名为姓。项燕生有三子。长子即为项羽父亲,早逝。次子项梁、三子项伯。
项羽年轻时候就跟随叔父项梁学文习武了。但当时的他少怀“大志”,不管读书习武都是学了不久就不学了。曾经说,识字不过认得自己的名字,而习武也只是单对单的本事,要学就要学抵敌万人的本领。于是,项梁开始教他兵法,可惜又是只学了一个大概,就不肯继续深加研究了。这段历史的叙述需要打上问号。因为项羽后来不管识见、武艺、兵法皆属上乘,与这段描述不符。可能另有机遇。
后来因为项梁杀了人,就带着项羽跑到吴中(会稽郡吴县)避仇,吴中就是现在的苏州。就是在这里遇上了秦始皇最后次东巡。当时秦始皇巡游到会稽,项羽和项梁一同前去观看。看到浩浩荡荡的船队渡过浙江时,项羽和刘邦一样深受感触,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感叹,和刘邦那句“大丈夫当如是”可谓一时瑜亮。
项梁出身楚国贵族、名将世家,自然胸怀抱负。他私养了许多门客,又命人偷偷筑钱,用来购买兵器甲胄,以待时机。他与吴中的县令关系密切,为人又擅长辩论游说,在吴中非常有名望。县里有大规模的徭役和丧葬,经常请项梁来主持办理。项梁就用兵法来部署宾客及子弟,从而了解每个人的能力。而项羽身高八尺有余(秦末汉初,一尺大约23厘米左右),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都很钦佩他。
“大泽乡起义”后,会稽郡守殷通准备起兵响应,并想任项梁为将。项梁认为时机已至。但他并不想依附于人。他想的是如果杀掉殷通,一来可以不居人下;二来可以获得兵权;三来杀秦臣以示天下可以收揽人心。于是趁殷通相召入府议事之际,让项羽出其不意砍下了殷通首级。殷通侍卫大惊,项羽趁势立斩数十人于堂下,威慑众人。项梁手持首级,身佩官印,召集平日所熟悉的有才能的官吏,宣告反秦。然后征集郡下所属各县壮丁,得到八千精兵。这八千人就是后来随项羽渡江北上、横扫天下的八千子弟兵。项梁按照能力安排吴中豪杰各司其职。有一个人没有得到任用,去找项梁。项梁说,之前我主持一件丧事时,安排了你去办理一件事,你办不好,所以不能任用你。大家听说了这件事都很佩服项梁识人。于是,在众人拥护下,项梁自立为会稽郡守,任项羽为副将。是年,项羽二十四岁。
陈胜称王后,曾派了一个广陵人召平去攻打广陵(今江苏扬州),没有攻下。后来召平听说陈胜败逃,就渡江找到项梁,假传陈胜的号令,拜项梁为楚上柱国。命项梁出兵攻秦。于是,项梁、项羽就带着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进。
项梁首先到了东阳。当时东阳百姓已经响应天下反秦杀了县令,聚众两万余人,公推了县里有名望的陈婴为首。陈婴的母亲是一个有识见的人。当初众人准备拥陈婴为王,老太太劝儿子推辞了,说应该择一明主而从之。如果事成,可以封侯;如果事败,则容易脱身。正好项梁写了封信给陈婴,希望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抗秦。陈婴认为项氏世代为楚将,在楚国有很高的名望。如今共举大事正要依附名门望族出身之人。于是就举城归降项梁。
项梁渡过淮河后,英布也率众前来归附。项梁部队短短时日中就增加至六七万之众,驻扎于下邳。我们要介绍下英布,因为他也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后来的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甚至间接令刘邦致死的那一箭也是讨伐英布时中的。
英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又称黥布。因为他受过黥刑。黥刑是古代五刑之一,也是存在最久的一种,一直到清末才被彻底废除。所谓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然后染墨。所用的墨汁是用特异药材煎制而成,涂在肌肤上后可以使墨痕深印,水洗不脱,刀刮不去。这种刑法会伴随受刑人一生,终生对其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不可谓不重。黥刑最盛行的时期莫过于宋朝,看看《水浒传》就知道了。梁山泊里只要是出身朝廷的,绝大多数都受过黥刑。代表人物有宋押司、林教头、杨制使等等。
英布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说他要在受刑之后才能封王。后来英布真的犯法受了黥刑,还被送到骊山做苦力。但他心态相当之好,和人开玩笑说,当年人家帮我看相,说我要在受刑之后才能成王,现在不就是这样嘛。
骊山刑徒有几十万之众,自然会分帮结派成为小团体。英布和其中许多头目、豪杰结交,是众刑徒里相当有人缘和威望的人物。后来带了大批刑徒逃到了长江里为盗。
陈胜起义时,第一个响应的秦朝官吏就是番县(今江西上饶鄱阳)县令吴芮。吴芮为了抗秦募兵,招募了大批的刑徒、流民等。所以英布带着他的刑徒队伍找到了吴芮一起起事。后来吴芮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英布,成为了英布的岳父。
吴芮这个人也有必要介绍下。他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的后裔,属于那位死后没脸见伍子胥的夫差一系。刘邦称帝后所封的八个异姓王里,长沙王吴芮是唯一没有被废的,而且他的王位还传了五代,五代后因无子嗣而止。而其余七个异姓王不是被杀就是被废。当然,罪名几乎都是造反,原因我们前面已经讲过。
因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闻名天下的滕王阁里,有一副大型的壁画《人杰图》,绘有80位江西历代名人,吴芮位居第一(吴芮是江西上饶余干县人)。因为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也是第一个被封王的,所以被称为“江西第一人杰”。
项梁得到英布的归附后,实力大增。到达下邳后,以背叛陈胜为名讨伐景驹、秦嘉。项梁兵多势大,又有项羽、英布等勇将,秦嘉军队不堪一击。秦嘉阵亡,景驹败逃,余部皆降。项梁收编了降军后,驻扎胡陵,准备往薛县进发。同时,派了两路军马,一路进军栗县(今河南商丘夏邑)抵挡章邯部将的军队,结果大败。另一路,派项羽攻占襄城(今河南许昌襄城)。项羽在这里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致使攻克襄城之后,竟然下令将全城军民尽数活埋。类似的事情,项羽之后还会干。
自古有云:杀降不祥,有损天和。但历史上干这事的也所在不少。最有名的三个应该是白起、项羽、常遇春。白起干,明显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常遇春干,基本是出自于个人喜好。项羽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外加一些私人仇怨。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最终杜邮赐死;最终乌江自刎;最终四十暴毙。
项梁在进驻薛县后,得到了陈胜确实的死讯。于是在范增的提议下,找来了楚国灭亡后在民间放羊的楚国后裔熊心,立为楚怀王,建都盱眙(今江苏淮安盱眙)。项梁自号武信君。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合肥巢湖)人,在薛县投奔项梁时已经七十岁了。他之后将成为项羽最重要的谋士,项羽尊其为“亚父”。
就在此时,刘邦来到项梁营中借兵。
项梁觉得刘邦是个人才。借了五千兵马给刘邦。这对于此时已经“财大气粗”的项梁来说只是小事一件。况且区区五千人马就能换来个附属势力,何乐而不为。也就是在项梁营中,刘邦和项羽第一次相遇。
刘邦率领着得来不易的部队第三次踏上了攻打丰邑的征途。他心里明白,这基本也是最后一次了。毕竟借鸡生蛋属于高难度,可一不可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冢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