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简史

第五章 陈胜起义

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两汉简史》最新章节。

前面说过,秦朝灭亡的一大主因是徭役。我对税收学是个外行,只能简单为大家介绍下秦朝的赋税徭役。秦朝的赋税最主要的三种是田赋、口赋、杂赋。田赋分为田租和刍蒿两种。口赋则是以人口来征税。杂赋就是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实物税。老百姓除了上缴这些沉重赋税外,还要服徭役,就是上文所说的为统治者从事无偿的劳动,每年一个月。真是“人尽其才”啊,实物征收完了,连力气都不放过。所以也称为力役。而秦朝的徭役还包括兵役,为期是两年。大家可以想想,加上服役路上来回的时间(都是步行),老百姓一年到头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丢在自己家里那块地上?上缴完所有苛捐杂税之后,自己又能剩下多少?而之前提过,秦始皇在十来年里,又频繁的大兴土木,造成许多额外的沉重负担。虽说当时征用了大量刑徒,但其中大部分还是分摊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汉朝时候有人说秦朝的赋税比古代多二十倍;力役比古代多三十倍。老百姓的大半收入全部用来缴税了。鉴于汉朝许多人都有“仇秦”的思想(当代人仇视、贬低前朝是政治手段,历朝历代皆如此,属正常现象),他们的话我们不能尽信。但秦朝赋税徭役之重,也从中可见一斑了。

秦二世登基后,赵高更是位高权重。在赵高怂恿下,二世为保皇位(矫诏而来)把自己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尽皆杀死不说,还大肆兴造阿房宫、直道等等。刑法日益严酷、赋税越来越重、徭役没完没了,情况更甚秦始皇时期。天下百姓真正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压死骆驼的第一根稻草出现了。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这里先和大家说下当时的历法,因为和我们现在略有不同。众所周知历法分为阳历阴历两种。现在我们年轻一辈自然已经习惯了阳历。其实阳历起自于西方,所以又称西历,中国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正式使用。到现在也只有111年而已。秦朝时期与我们不同的在于月份。夏朝是以正月也就是一月份为每一年的首月。到了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最后秦朝则是十月份。汉初时候也和秦朝一样,是以十月份为每年首月的。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回和夏朝一样,以每年一月份为第一个月并一直沿用至今。而汉武帝也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从此,又多了一种纪年方式。

我们说回陈胜。陈胜说过两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说,从言语上看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但从能力上看,似乎配不上这样的豪言壮语。

前209年,陈胜、吴广与900多个和他们一样的贫苦百姓在两个县尉的押解下被征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区)戍守。走到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时,天降大雨,道路被雨水阻断,无法通行,只能驻扎于此。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大伙越来越急。因为秦令规定,戍边兵丁,逾时未至,一律处斩。陈胜、吴广一合计,现在已经来不及赶到渔阳了,去也是死,逃也是死,横竖大不了一死,索性就召集大伙反了。他们决定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来号召起义。在那个迷信的时代,他们还想了两个办法来招揽人心。一是在绸帕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放进买来的鱼肚子里。同伴煮鱼来吃,“正好”发现了这三个字,自然大为惊奇。二是吴广晚上跑到驻地附近的荒弃古庙里,点上篝火装作鬼火,然后模仿狐狸的声音反复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同伴们被吵醒,十分惊恐。第二天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还看着陈胜指指点点。这就是“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的典故。其实我一直很纳闷,什么叫做狐狸的声音......

陈胜吴广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杀掉了两个押解的县尉。对大家说,延误限期,按律当斩。就算现在不死,以后戍边我们十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大丈夫就算死也要名扬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番话挑起了新仇旧恨,对秦廷的满腔怨恨彻底迸发。众人以县尉的首级为祭,筑坛盟誓。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就近攻下了大泽乡,然后又迅速占领了蕲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史称“大泽乡起义”。

攻占蕲县后,陈胜又迅速的攻下了附近数个乡镇。每下一地,都有大量饱受秦廷压榨的百姓纷纷来投。陈胜的势力得到迅速的扩张。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秦朝的暴政苛令实在是起义军的最佳帮手。在攻下具有规模的陈县(曾为楚国都城)后,陈胜以陈县为都,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据记载,陈胜在攻打陈县前的兵力不过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这些人在数周乃至数天前,还只是吃不饱饭的平民百姓,更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也来不及)。仗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占据着弹丸之地就敢立国称王,只能说无知者无畏。这也为后来张楚迅速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当然,这并不能怪陈胜,毕竟他是第一个(没经验)。“缓称王”这个金科玉律在往后的一千多年中,依然被无数的起义首领们所忽视。而你要说称王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尽然,它自有其需求性。所谓“名正言顺”。当张楚政权建立后,带动了全国范围内推翻暴秦的斗争高潮,迎风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为了当时农民起义的标志,拥有着巨大的号召力。我相信陈胜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是不会后悔自己称王的。所以,这当中的利弊权衡需要因着不同朝代的背景、情况等等去进行,的确颇费一番功夫。

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持续了仅仅六个月,但依然无碍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各种史册都会永远的记录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第一个举起了反秦的大旗,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还是要请刘邦和项羽在后台多待一会,让我一口气把陈胜、吴广的故事讲完,因为反正也很短。这似乎也是历朝历代的“陈胜吴广们”的宿命。他们总是第一个燃起了星火燎原之势,然后很快的被消灭,无法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发芽结果。

大家做好准备,接下来要进入的时期,只能以一个“乱”字来形容。虽然只有短短数年,前前后后称王称霸的多如牛毛。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张楚政权直接或间接导致所产生的。我尽量写得简洁清楚些,把那些无关重要的省略掉,希望大家不要像我当初啃这段史书时般头昏脑胀。

建国后,陈胜本着“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兵分几路,席卷中原各地。

第一路,以武臣为将,张耳、陈馀为副,攻打原赵国旧地。张耳、陈馀都是魏国名士,刎颈之交(后绝交)。陈胜攻下陈县时来投,曾劝陈胜不要称王,未被采纳,故认定陈胜难成大器。张耳曾为信陵君门客。刘邦年轻时因仰慕信陵君西游魏地,从而结识张耳,其后还多次拜访并随张耳游历,两人结下深厚交情。后来张耳的儿子还娶了刘邦独女,两人结为儿女亲家。关于张耳、陈馀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武臣率军渡黄河北上,连续攻下赵地十余城。队伍不断壮大,已有数万人。而后又采纳蒯通计策进行招降,不战而得三十余城,攻下邯郸后,经张耳、陈馀劝说,自立为赵王。随后派遣部下韩广攻打燕国旧地。韩广参照武臣同志称王事迹,在燕国自立,是为燕王。天下又多两王。后来武臣、韩广又分别为自己的部下李良、臧荼所杀。真是一笔糊涂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黄昏分界》《疫病之上》《石破天穿越令狐冲》《皇长孙的团宠日常》《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噩梦使徒》《终极火力》《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四九看书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留里克的崛起 历史 / 连载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1319万字13天前
抗日之铁血军魂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1202万字8个月前
军工科技 历史 / 连载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1035万字一年以前
织明 历史 / 连载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533万字11天前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历史 / 连载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353万字25天前
民国投机者 历史 / 全本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839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