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唐:开国

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1 / 3)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

位于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西的唐献陵,以及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的唐昭陵。这两座大唐帝陵,分别埋葬着中国历史上两位名垂青史的父子帝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这两位父子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他们,一位开创了一个四方来朝的大唐帝国,一位缔造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贞观之治”。然而,他们父子二人却共同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大唐帝国。

是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入主关中,定鼎长安;是他们,一路南征北战,仅用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结束了自隋末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长期的战乱与割据状态,最终缔造了一个古今未有的大唐王朝!

提起大唐王朝,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通常是两个字:盛世。大唐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富足的民生、辽阔的版图、开放的国门、华美的诗篇,几乎成为了大唐王朝形象的代名词。

来到长安城,我们看到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纵横于烟尘滚滚的东北边境,我们看到的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沙场豪情;登上金陵凤凰台,我们看到的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千载往事;伫立于黄鹤楼上,我们看到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悠悠乡思……

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傲立于世界东方,以一个庞大帝国的姿态,俯瞰华夏大地的,——大唐帝国!

“汉唐”,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汉族唐人,华夏文明的种子,早已散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影响中国历史,乃至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帝国,在它最终立国之时,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纷纷乱世。面对着狼烟遍地的华夏大地,新生的李唐王朝,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以及放眼九州天下的格局,花费十年时间,最终扫平群雄,克成统一大业。

李唐王朝的统一战争,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营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军事环境,使得唐王朝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大一统王朝。

唐初的统一战争,是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李唐王朝,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军平定江南辅公祏势力,基本上扫平了除朔方梁师都以外的所有隋末群雄。最后,直到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趁突厥国力衰落,自顾不暇之际,一举出兵,彻底拔除了梁师都这个隋末群雄最后一股势力。

可以说,新生的李唐王朝,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一统天下,结束了隋末以来黄河、长江流域长期的动荡与战乱。大唐,犹如一轮旭日,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冉冉升起,此后,二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与大唐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唐王朝创立伊始,新生的李唐王朝,处于各地割据势力的重重包围和虎视眈眈之中,随时有可能一口吞掉方兴未艾的大唐。然而,出身关陇士族门阀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注定要承担起统一天下的重任!

总结李唐王朝十年的开国统一之路,那就是一部壮丽绚烂的英雄凯歌。如果没有这十年的金戈铁马,浴血疆场,也就没有后来诗圣杜甫笔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气象。

将时光穿梭回千百年前,那个隋末唐初的纷纷乱世,置身于那段金戈铁马,激荡雄浑的峥嵘岁月,感受大唐横扫天下,傲视群雄的万古豪情!在那个群星荟萃,英雄拔剑而起的风云际会,为什么大唐王朝可以最终傲视群雄,一统天下,成为华夏大地最后的主宰者,成为独一无二的天下之主。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隋炀帝杨广的亲表哥,身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宣布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从晋阳宫出发,向长安进军。从此,开启了李家父子一统天下,开创大唐的王者之路。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耗费了隋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国内矛盾一触即发,各地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天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乱起,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其实,早在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的动乱,便已经初现激变的苗头,直到后来,这种苗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大业七年(611年)七月,还在第二次南巡的隋炀帝,乘龙舟由江都北上,结束了二下江都的旅程,经过刚刚竣工的永济渠,前往涿郡。

路上,这位大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正式颁布了讨伐高句丽的诏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前往东莱郡,督造舰船三百艘。日夜赶工的民夫,长时间站在水中干活,以致腰部以下都生蛆了,死者多达十之三四。

然而,隋炀帝要求的排面,却远远不止于此,他还下诏,调全国府兵,无论路途远近,悉数都要到涿郡聚集。河南、淮南、江南各郡,则要打造五万辆车,负责运送物资,按时送往高阳郡。

同年七月,隋炀帝再调淮南、江南的民夫船只,将囤积在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往涿郡。于是,纵观隋朝境内,载有兵器甲仗的车辆,运送粮草的船只,往来奔走的府兵,日夜不断,拥挤于路途之上,累死道旁者,更是无法统计。

至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在涿郡集结大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号称二百万大军,正式对高句丽发动攻势。至此,隋炀帝在帝国战略层面,又一项宏大的筹划,——讨伐高句丽,拉开了序幕!

然而,在这大军百万,旌旗蔽日的大场面背后,却是隋朝百姓从大业元年(605年)至大业八年(612年),七年之间从未中断的劳役与伤亡。

当农耕社会下的底层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耕种错失时令,颗粒无收,田地荒芜,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时,皇帝没有下令与民休息,却是颁布了新的征税诏命,为东征高句丽筹措物资。

而隋朝的官吏们,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低价收购老百姓手中的粮食,随后对外公布诏命,要求征税,百姓只得再以高价,从官员手中买粮。简单的一进一出,官员能从中获取的暴利,达数倍之多。

大业七年(611)时,山东、河南爆发水灾,三十余郡被淹没;接着,同年十月,黄河砥柱崩塌,土石塞堵河道,造成河水逆流数十里,吞噬周边城池。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天灾,朝廷却守着各处义仓,不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黎阳、洛口的储备,只顾运往辽东。

这一刻,悬在百姓头上的生存红线,彻底绷断。邹平人王薄,率先揭竿而起,自称“知世郎”;紧接着,平原人刘霸道,高鸡泊的孙安祖、窦建德,河曲张金称、蓨县高士达等人,蜂拥而起。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唱响了隋末天下动乱的乐章。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历史 / 连载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九霄落雪
关公战秦琼,岳飞战张飞,项羽,李元霸又如何,看我宇文成都+姜松+罗士信。什么,你说不够,好吧,刑天,李存孝,该你们上了。你有兵仙韩信,我有杀神白起,军神李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多少千古枭雄共聚一堂,决出至尊霸主。书友群:300214031
750万字25天前
红色莫斯科 历史 / 连载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1350万字1个月前
神话版三国 历史 / 连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4434万字22天前
铁十字 历史 / 全本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630万字一年以前
北雄 历史 / 连载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984万字一年以前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