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蜗传 下

第六十九回 秋风扫落叶(1 / 2)

文盛二年初秋,太阳渐渐收起了她火辣的眼神,转而用较为温和的目光俯瞰着大地。每当金风徐来,枝头的败叶便会随风飘零,乌云也会借着风势升到空中,展露出自己日趋强大的威力——或遮蔽天光,或赐下梅雨。

午后,中书舍人毕恒贴近正在批阅奏折的公义王说:“王爷,毛枢密和唐御史来见。”

宋启愚搁下毛笔,轻轻揉了揉酸涩的眼皮,说道:“若无机密要事,他们是不会叫你来预先通报的。传他们进殿吧。申鲁、伍晋,你们在殿外守着,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入内。”

申、毛二人答应一声,跟着毕恒去往了殿外。

不多时,毛迪和唐明渊急匆匆地跨进了殿门。他们本欲行礼,却被公义王制止。宋启愚指了一下身边的座位说:“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事,坐下说吧。”

唐明渊捧出几份文书,献到公义王案上,说道:“王爷,这是河南监察使纪国正弹劾巡抚余天锡和其子余冠楠的奏折,以及纪大人搜集的一些证据证言。因事涉王爷近臣,学生才将之密报给了毛枢密。”

毛迪也拱手说道:“又因此事重大,微臣不敢声张,现将奏折送至大殿,请王爷的示下。”

宋启愚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站起身,急迫地问道:“谁?余天锡?你们,你们先大概说说这个河南巡抚犯了什么事。嗷,坐下吧,坐下说。”

毛迪略一拱手说:“启禀公义王,余天锡在出镇河南的前两年里,建警巡,修工坊,办三学,促生产,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只是,他那个长子早些年一直跟着邝玄姐丈一家在济南生活,在余先生弥留之际才去到晋阳。故而,天锡觉得亏欠这个儿子,随倍加宠爱。天锡巡抚洛阳后,就托警巡督办姚凯提携自己的儿子。姚凯管带了余冠楠半年时间,觉得此子不是可造之材,但又碍于情面,便将其打发到信阳邓泽处任职。王爷也知道,邓泽喜结交、会经营,自然不敢怠慢了巡抚的公子。他不但给余冠楠安排了光州警巡督办的差事,还经常悄悄向余冠楠行些贿赂,后来甚至明目张胆地赠送银钱。那余冠楠本就品行不端,现在又有了实权,俨然成了光州的土皇帝。他在当地敲诈客商,盘剥百姓,又开设赌场、妓院,谋取私利。特别是去年,他为了一个戏子,在园子里对一群徽州来客大打出手,结果殴伤了三条人命。他怕事情败露,竟命警巡捕拿了在场的几十个人。”

宋启愚拍案怒道:“这还了得!本王怎能容忍这样的败类祸害地方!”

唐明渊也一拱手说:“邓泽得到汇报后,不但没有为冤屈者主持公道,还授意手下驱逐了几个关键证人。余冠楠见没了人证,就下令将捕拿来的几十个人全都拉进深山处死。幸亏警巡之中还有人良心未泯,带着几个徽州客趁乱逃跑了,才使得这个案子没能被完全掩盖。此事由信阳按察李跃然报到了省里,余天锡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便压下了该案。他还行文内阁,欲把李跃然调往南阳任职。河南监察使纪国正几次劝谏余天锡无果,这才将自己掌握的情况上报到了御史台。”

宋启愚紧咬着牙关,面色铁青地说:“本以为建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就能让官员忌惮,百姓安乐,怎成想人的自私执念竟然如此顽固。”

他轻抚了一下自己的白色蜗痕,又说:“也许,在这件事里,天锡本人的恶念并不强。他……然而,他的关系网里破了这么一个大洞,这个人就根本不配获得本王的信任。但是,余先生……在遗表中对我情深义重。我又怎能让他亡灵不安呢?这……”宋启愚把奏折摔在桌子上,绕案疾走,内心非常痛苦。近旁值守的杨道忍不住劝慰说:“王爷切莫气坏了身子。末将以为此事未必是真。俗话说‘刁民难治’。王爷还是应该派员前往查证才是。”

宋启愚突然站定,转头喝道:“什么‘刁民难治’!我只见过难治的官,从没见过难管的民!自战争结束,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就敢到处惹是生非了不成?他余天锡贵为一省的巡抚都不能掩盖的事,会是普通的小事吗?你,想为余天锡父子开脱,你跟他们什么关联?”

杨道被吓得真魂出窍。他两腿一软跪伏于地,磕头如捣蒜地说:“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末将与余天锡确无瓜葛。末将是忠于王爷的呀!”

宋启愚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重,随摆手安慰他道:“咳。杨道起身。本王不是这个意思。”

毛迪赶紧上前把宋启愚扶回座位,并说道:“搀杨将军起来。王爷不是冲你。王爷这是心里着急,无处发泄。其实,也难怪王爷恼怒。普天下的百姓刚对咱们有了信心,怎么经得起底下人这么肆意糟践,更何况,这个做恶的人还是余天锡。”

宋启愚长叹了一声说:“哎,不过,杨道最后的那句话没有说错。本王应该派员前往查证。”

他又沉吟了片刻,接着说道:“承循,本王将此案交给你去查。”

毛迪急忙跪倒说:“微臣领命。”

宋启愚又说:“为了减小阻力,你去支会内阁,调邓泽往汝阳任职,别叫他在信阳碍事。同时,升李跃然为光州知州,协助你收集证据。另外,对于余冠楠只查大事,不纠细节,越早铲除这样的无赖,对地方越有好处。而对余天锡,则务必把他的犯罪事实查证清楚,再按律治罪,以令天下人心服。”

毛迪再次拱手说:“请王爷放宽心,微臣这就去办。”

这时,一股凉气打阶前略过,殿角上的铃铛被金风吹动,发出了悦耳的响鸣声。其后,又有几点微雨飘落,润湿了红墙金瓦间的楼台殿宇。

入夜,云收雨歇,皓月千里。毛迪把属员邢锋、李文超、宋兴、侯良叫到府内,吩咐他们依令行事。

十几天后,毛迪带着邢锋微服出现在了光州的大街上。他们先信步造访了几家店铺,又品尝了几样当地特色的小吃。邢锋点指着左右的摊子铺面说:“大掌柜,看上去,这还是个热闹地方咧。可咱千头万绪的,该从何下手呢?”

毛迪笑笑说:“你啊,还是少历练。咱白天逛大街听听百姓都说什么,晚上下赌场看看这城里谁耍横,基本上就都弄明白了。”

邢锋嘻嘻一笑说:“还是大掌柜有主意。怪不得您让我记下刚才听的那句顺口溜,什么‘三十不交二百五,下月初一就逮捕’呢。”

毛迪呵呵笑道:“这就是那家伙敲诈商户的佐证,只要我们顺着往下摸,还愁查不清楚情况吗?”

二人继续向前,见有家茶叶店,便抬脚走了过去。邢锋开口叫道:“店家,来生意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
顽贼 历史 / 连载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379万字24天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 / 连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541万字27天前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 / 连载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1729万字27天前
数风流人物 历史 / 连载
数风流人物
瑞根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小说关键词:数风流人物无弹窗,数风流人物txt全集下载,数风流人
1344万字7个月前
黜龙 历史 / 连载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508万字1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