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章
李渊似乎不太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解释什么,叮嘱了一句,“商队的事情,不可泄露给你二哥和三姐知道——”刚说了一半,抬手敲敲自己的脑袋,他又忘了这个小儿子是个哑子了。
哑子如何泄露,难不成还写给别人看吗?
李渊打量着这个小儿子,不知为何,每每看到那双深邃的眼睛,就有种惊惧的感觉,仿佛心事都无法逃脱这双眼睛的洞察。
这样的眼睛会生在一个哑巴的身上吗?他不禁怀疑,哑巴他见过,大多数哑巴因为无法和人交流,脾气都会急躁,古怪。
可这个孩子的眼神太安静了,似乎已经阅历过人世间所有的沧桑变化,一如千年的古井,再难生出波澜。
如此洞若观火的眼神,他只在那些得道的高僧身上见过,何曾想到会出现在一个不到七岁的孩童身上——难怪老冯给自己写信说看不透这个孩子。
李渊直接改变话题,问道:“稚儿,你既有天纵之资,就不能白白浪费了,国子监你的身份是进不去的,所以我准备给你找一位大儒拜师,你可愿意?”
李智云提笔写下:谢夫子。
李渊爱怜的抚摸他的头,说道:“你这孩子念旧,为父很欣慰,但谢夫子才学有限,教你认字可以,却不能为你的前途开路。”
原来是这种老师——李智云脑海飞快的转动,回忆着这个年代的有所成就的大儒,天文家刘焯?或经学家刘炫?
历史上记载,这两货一个比一个狂妄,估计李渊这个过气的唐国公,不一定好使。
刘焯的《皇极历》在这个时代很牛,但自己有更先进的阴阳农时历法。至于他精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这些对自己来说太简单了,如果单说算学,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称第一,应该问题不大。
刘焯的经学就算了,被后世所抛弃的学问,学来干嘛。来到唐朝的好处,就是不用皓首穷经,这是一个武人的时代,如果到宋朝就惨了,不唱名东华门的话,皇亲国戚也混不出来。
颜师古、孔颖达应该还在求学吧?不对,他俩也是玩经学的,貌似还是二刘的徒弟。
隋末唐初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学问人,嗯,不对,还是有一个,王勃他爷爷,文中子王通。
据传说大唐初期的宰相们,有一半是他的学生。
于是,他在纸上写下了王通的名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新思路客小说网】《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苟在修真世界》《我在古代搞文娱》《斗破之我为雷帝》《闻此一生》【花瓣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