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

随着朝廷官署的完全搬迁过来,武昌府的街头,日益繁华起来。

视察了武昌造船厂的筹备情况之后,柱负手立于江岸边,望着往来穿梭的大小货船,不由微微翘起嘴角,扭头问张廷:“衡臣呐,迁都之事,是不是做对了?”

“回皇上,迁都于武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廷即使很想反对,却也完全找不到理由。

事实俱在。

自从迁都于武昌府后,运河上的百万漕工们,逐渐变成了大江上的漕工。

船是现成的,人手也是现成的,直接平替了。

而且,从江南财赋之地,运输粮食到武昌府,可以一船到岸。这就比,送漕粮进京,轻省了许多倍。

漕粮沿着运河北上,一路要经过几十道船闸,沿途的所需的纤夫,数以十万计,确实是靡费颇多。

京城在北边,沿着运河的诸多州府和集镇,都跟着庞大的人流和物流,富裕了起来。

迁都武昌后,长江沿岸的各大州府,比如说,九江府、安庆府、池州府等府城,也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了起来。

随着英国船匠的陆续就位,武昌造船厂和吴淞造船厂,几乎同时动工,开始兴建。

在木制帆船的时代,长江之上,其实只要是江岸边,都可以建设造船厂。

不过,英国造船资本家,选的地址是吴淞口。

必须承认,英国人确实具有海洋意识,选址的眼光极准。

吴淞口就在长江的出海口边上,从东南亚运来的胡桃木,可以直接卸在船厂内,这就省了一大笔运输的成本。

风帆战列舰的时代,欧洲人造舰的木料,要么是橡木,要么是胡桃木。

橡木的距离太远了,运输成本过高,而东南亚盛产的胡桃木,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柱很清楚,造木船的最佳材料,其实是柚木。

二战时,为了方便维修,欧美日的航空母舰上,铺的都是柚木制成的甲板。

柱就在武昌,为了就近指导造船工业的发展,武昌造船厂也就应运而生了。

吴淞口造船厂是英国商人全资的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则是中英合资的造船厂。

造船的事情上,英国人确实拥有独门绝技。

比如说,法国人的橡木,只风干三年。而英国人呢,除了木料要风干五年之外,还会持续性的涂抹一种特制的防腐油脂。

具体是什么油脂,英国人一直讳莫如深,避而不言。

不过,在金钱+美人的深度腐蚀之下,柱知道了这种油,其实是木蜡油。

客观的说,只要逐渐培养出了本土成体系的造船技术人员,即使让英国人赚走了一部分造船的钱,也甚是值得。

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不赚钱的生意,人家凭什么来做?

张廷分管户部,柱叫他来,主要拨款的问题。

“衡臣啊,武昌造船厂的拨银,无论如何都必须按时下发,不能有任何的拖延。”

柱再次叮嘱张廷。

张廷亲眼看了造船厂的第一艘巨舰之后,心里已经明白了,必然会花钱如流水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骗了康熙》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历史 / 连载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353万字25天前
抗日之铁血军魂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1202万字8个月前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历史 / 连载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1074万字19天前
秦吏 历史 / 连载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528万字8个月前
明末钢铁大亨 历史 / 连载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320万字一年以前
抗战:从八佰开始 历史 / 连载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747万字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