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秀才》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
1911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辛亥革命。这一年,李汝谦回国。
站在中国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年,既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同时,也让中国进入更加动荡,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时期: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总之,从1911年开始到1949年,这38的时间,中国的历史主要就是战争、战争、战争,动荡、动荡、动荡。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因为争斗,一刻也没有消停过,但是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来思考,结束帝制与后面引发的动荡相比,后者仍然是历史的进步,因此,1911年以后,中国发生的内部纷争大动荡,这也是成长的烦恼,文明进步的代价。当然,没有动荡最好,但是,改朝换代,怎么可能没有动荡呢?我们今天,在回顾历史,翻阅历史档案的时候,这样说,当然有点儿局外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超脱。然而,对于活在当下的那一代甚至几代人而言,那是一生的不走运,对于普通百姓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苦难。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历史,你这一代人赶上了,这是别无选择。
李汝谦以及那一代中国人,正是生在了最不走运的年代。但走运与不走运也要看个人的理解,李汝谦在《挽张之洞》诗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天将时局故翻新,万种艰危试一身。有福方能生乱世,无疵转不算完人。”这句“有福方能生乱世”曾被学人引以为佳句,我们不清楚李汝谦这个用意是出于反其意而用之的冷幽默,还是真的这么以为,对于渴望做大事的人而言,生乱世也许就是一种福分,中国民间不是有“乱世出英雄”这样的说法吗?
辛亥革命对于李汝谦是不是一次有福的机会?
从李汝谦的出身看,他应该属于“体制内”的人。他的家族整个都是封建清王朝的受益者,他的出国留学,也是山东巡抚杨文敬因为“奇其才”用公费选派去的日本。按说,他应该感恩这个制度。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所受到的屈辱以及在日本四年所看到的新气象,让他对结束封建帝制,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国,充满了期待与渴望。更何况,具有浪漫诗人气质与书生性格的他,从日本学成归国之后,他也希望有机会展示一把治国平天下的才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苗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