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谦从五六岁开始接受私塾教育,天赋颖异。李家从第三世以来,到李汝谦已经是第十七代,这个家族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考试中,涌现出了多位进士、举人、太学生、贡生、廪生、庠生,总之,在严苛的科举考试中,李家的男人们是出类拔萃的,自隋唐实行科举考试以来,中国的普通百姓,要想改变命运,出人头地,进入人生的上升通道,科举考试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也是公平的机会。
古人告诫一代又一代的男孩子们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不错的。今天人们虽然对科举考试充满了诟病,但是,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科举考试还是国家向天下选拔人才最公平的途径。连当年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在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也惊叹中国的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重大发明。
如果国家没有发生重大转折,李汝谦也会像他的先辈那样,经过寒窗苦读,然后获取功名,进入仕途。
他的祖先,从明朝开始步入这个轨道,到了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家族处于鼎盛时期。凡是李家男孩,必须读书,即便个别家庭有困难,整个家族都要提供无偿帮助,这在李家家规里有明文规定。
一个男孩能不能取得功名,能取得多大功名,这要看个人的天赋、勤奋与造化。但是,李家的男孩必须读书,必须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是李氏家族的规矩。
在读书的问题上,李家族谱里面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事例。比如,李汝谦的第十三代世祖李大峻在31岁年龄病危的时候,他给妻子黄润留下的遗嘱是,请来江阴县最著名的大儒来家里做私塾,以此来完成对六位年幼儿子的教育,这六位儿子果然个个优秀;再比如,打开李家家谱,从十世祖李昌祖始,他的五个儿子,这个“时”字辈的五房五支,你会惊奇地发现,怎么突然爆发式地出现如此多的人才啊,其实,仔细观察,这也是不奇怪的,因为他们对教育格外重视。
李汝谦出生的时候,是清政府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末期。
我们时常感叹命运。命运是什么呢?命运实际上包含了命和运。
命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天然禀赋,也可以解释为遗传基因。就好比,桃树和李树不同。桃树的种子,长出来的是桃树,李树的种子长出来的是李树。同样,即便是桃树,桃树和桃树还分不同品种呢,即便同一品种,也还有区别,甚至很大的区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最后的秀才》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