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亲爱的,去生活》最新章节。
在高尔泰一生数次逃离死亡之后,他已是一位老人,回到家乡之时,家破人亡,活着的姐姐指着邻家堆满破烂杂物的阳台上一个晒太阳的老人,告诉他,那就是在1958年,监管“阶级敌人”的民兵队长,直接虐杀高尔泰父亲的凶手。他望着那个老人,在阳光照射之下,老人一动不动,可能已经睡着了。高尔泰看不清楚帽檐底下阴影中的脸,只见胸前补丁累累的棉大衣上一摊亮晶晶的涎水,和垂在椅子扶手外的枯瘦如柴的手。就在那一刻,高尔泰一下子失去了几十年来的人生支柱,那就是仇恨,浸透着血和泪的仇恨。
高尔泰是画家,1957年,年仅二十三岁,因发表《论美》一文被打成右派送往夹边沟劳改。五年后,劳改结束,逃出流放之地的高尔泰渴望安宁,一头扎到西北沙漠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绘画研究。在暂获休憩之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在边陲之地又成了“揪斗分子”,一斗就斗了六年。之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劳动了五年,1977年,终获自由身,调至兰州大学哲学系任教授。
一段数百字的苦难履历表背后,是二十年的时光,他由郁勃而有生气的少年成了沉痛的中年人。他在数度被劳改、揪斗、改造之时,他的父亲在“大跃进”时,因被打成“地富反坏右”被虐待致死,母亲前去收尸时,父亲背上的衣服焦黄,粘连着皮肤上破了的水疱,撕不下来。在临死之前,父亲正在毒日头底下背砖头。母亲抱着从跳板上跌下来的父亲的尸体当众大哭,被指控为“具有示威的性质”,现场被批斗。他的妻子在劳动改造中去世,留下几岁的女儿。此后,高尔泰带着女儿,在兰州大学、社科院、四川大学辗转漂泊,执教为生。
1986年,女儿十九岁,考上了南开大学。因为“反自由化”运动,有人整理了高尔泰的资料,向国家教委告状。南开大学因为录取了他女儿受到国家教委的批评,取消了他女儿的名额。女儿坚持要去上学,行李都已打包,在开学的前几天失踪了。高尔泰在车站找到女儿时,她目光呆滞,言语异常,送往医院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几年后失踪,在郊外的树林中发现尸体。
《寻找家园》中所写的,正是高尔泰一生的飘零。令人诧异的是,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鲜少窥见怒意,在深重的苦难之间,高尔泰好像并不愤怒。有人称赞高尔泰学会了宽容和妥协,高尔泰解释,这只是误解。他说,宽容和妥协是强者特权,弱者如我辈,一无所有,不是可以学来的。是在无穷的漂泊中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让他涤除了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地观察和书写。
在《寻找家园》中,对苦难的申诉变成冷静的对人生的书写,甚至有一丝滑稽。在夹边沟劳改时,高尔泰和一干劳改分子要在盐碱地里挖沟,日出之前出工,日落之后收工,狂风呼啸,时间消逝,日复一日。被监工羞辱和殴打不算什么,他吃不饱,每天的早饭和晚饭是一样的,白菜和萝卜煮熟之后,掺和进苞谷面搅拌成糊糊,很稀。大家吃完自己的糊糊,就到桶里去刮桶壁上薄薄的一层,起先是轮流刮,后来抢着刮,把饭桶倾侧过来,用铝勺刮,刮下来的汤汁带着木纤维、木腥气和铝腥气,一并吃掉,吃完了还是饿,就出门上工了。
一日,高尔泰出工时,发现远处有一棵沙枣树,他眼睛一亮,在收工的时候故意掉在队伍后面,等队伍走远了,猫着腰,朝沙枣树偷偷跑去,他写道:“虽然猫着腰,远处队伍里只要有人回头望,也还是有可能发现我的。”好在并没有人发现他,他跑到沙枣树旁,树上果实无多,但足够他吃,他边采边吃,把沙枣塞进棉衣的破洞里,装了许多,然后往回跑,边跑边吃。但队伍已经走远,天色渐暗,他在戈壁中迷路了,他安慰自己不要着急。迷路的时间很短,后来顺着盐碱地里挖出的沟,悄悄跟上了队伍,他在夜色中小跑,快到场部的时候,终于追上了,一下倒在地上,人们把他抬了进去,醒的时候,他身上的沙枣散在铺位上,被工友抢着吃。他想着他跑回来的时候,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赛博朋克:2075》【海趣阁】《斗破之我为雷帝》《逢君》《我在古代搞文娱》【书快小说】《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大家读】《北宋穿越指南》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