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快乐心灵的名著故事》最新章节。
李白与杜甫
杜甫从小读书学习就非常刻苦,7岁时就能熟读许多历代名家的名作,有的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并写出了题为《凤凰》的诗。他的许多诗都受到当时一些著名诗人的表扬。平日里,他对书总是爱若至宝,一本接一本地读,常常为书着迷,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日子一长,书都翻烂了,所以诗中所言也是他的切身体会。
杜甫24岁(公元735年)在洛阳应进士考试落榜,就一直在长安写诗长达13年,这期间,他寻求功名到处受阻,青少年时期的壮志,早已化作一腔牢骚悲愤。
实际上,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读书上都是勤奋刻苦的。李白5岁时就在父亲教导下开始认字读书。少年时期,他就熟读了《诗经》、《尚书》,背诵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有一个“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说的是李白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才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好文章。
李白小的时候,一次他在家里读书,读累了,也有些烦了,便跑出去玩一玩,路上他遇到一个老婆婆,坐在河边一心一意,不厌其烦地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很惊奇,不知道老婆婆磨铁棒的用意,便走上前去探问:“婆婆在做什么?”
老人家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低下头去继续磨:“我想把铁棒磨细,磨成一根针。”
李白非常不解,感到很古怪,又靠近老婆婆问:“婆婆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磨细呢?”
老婆婆坚定地说:“只要功夫用到了,铁棒一定能磨成针。”
李白很受启发,回到家里还在想这件事,他默默地自语:读书也像铁棒磨针一样,只要肯下功夫,不停地努力上进,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不负有心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李白果真这样去努力了,后来成为世代称颂的大诗人。
唐朝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漂泊到了四川夔州,并在城西买下一间破茅草屋居住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未来小说】《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书快小说】《小侯爷他追悔莫及》《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神话:灵性支配者》《撞星》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