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
尼古拉·果戈理:俄罗斯散文之父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俄罗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誉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果戈理于1809年3月20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县索罗钦采镇。果戈理的父亲是个不太富裕的地主,他热爱文学和戏剧,写过一些诗和剧本。受父亲的影响,果戈理自幼爱好戏剧、诗歌和传说,在学校里他是文艺方面的活跃分子。他是学生自办小图书馆的管理员、手抄杂志《文学慧星》的编辑、业余剧团的骨干。
1825年,父亲去世了。这是果戈理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失去父亲的痛苦使他一下子成熟起来。他已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在探索自己未来的青年,是一个已经准备去挑选前程的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取得成功名垂青史?还是泯灭于尘土之中?
1828年,果戈理来到彼得堡。他一面渴望见到自己所崇拜的普希金,一面开始尝试着文学创作。1831年是果戈理一生中很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认识了普希金,同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出版了。这部书描绘出一幅幅乌克兰劳动人民欢乐的生活画面,得到了普希金的高度评价,年轻的果戈理从此一举成名,跻身于俄罗斯著名作家的行列。
1935年,果戈理先后出版了《密尔格拉得》和《小品集》,内容或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或鞭挞封建农奴制度,或刻画农村地主的庸俗,或描写“小人物”的悲剧,标志着果戈理向批判现实主义方向的转变。果戈理并不满足于此,第二年写出喜剧《钦差大臣》,以惊人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外省官吏集团的丑恶面目,深刻揭露了19世纪30~40年代俄国政治的腐败,是整个俄国社会生活的缩影。
《钦差大臣》获得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民主进步力量的极高评价,但也引起了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果戈理被迫离开俄罗斯避居国外。
1836年6月,果戈理开始了异国的漂泊生涯。他漫游欧洲,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1937年,他在巴黎得到普希金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同时也深刻感到应当沿着诗人没有走完的道路走下去。于是,他克制哀伤,重新拿起笔来继续写作《死魂灵》。
果戈理身在异国漂泊,但心系俄罗斯,他不顾《钦差大臣》的教训,仍然在写俄罗斯,并为俄罗斯而写。在罗马,他完成了那部震撼整个俄罗斯的《死魂灵》。这部小说用辛辣的讽刺笔调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是果戈理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与《钦差大臣》一样,《死魂灵》受到反动势力的围攻,同时,别林斯基等进步人士挺身而出捍卫这部伟大的作品,称它是“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
《死魂灵》出版后,果戈理再次出国。乡愁和疾病陪伴着他在异国的生活,他思想抑郁。由于长期地脱离俄国社会,又受到宗教主义的影响,原本就不主张推翻社会制度的果戈理思想上来了一个大倒退。果戈理的意识进入了与信仰和上帝发生积极联系的地带。1847年,他发表了《与友人书信节选》,俨然以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辩护人身份,完全否定了自己那些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宣扬从道德、宗教人手来改善社会。
《与友人书信节选》遭到俄国进步人士的强烈批评。为此,别林斯基和果戈理展开了一场激辩。果戈理深受震动,决定返回祖国,重新接触社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