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福建福州人。我国现代女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
1900年10月5日,冰心生于福州隆普营,此时她的父亲在北洋水师的“海圻”号巡洋舰上担任副舰长。由于父亲的关系,童年的冰心是在海军军营里度过的,因而除了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她还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
13岁时冰心随家人来到北京,第二年就进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后来升入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冰心积极参与,并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此时,冰心已经开始在《晨报》发表文章,初步崭露了她的才华。
1921年冰心加入新文学运动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这里,她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观点,相继写出了《笑》、《超人》、《寂寞》等一系列佳作。
1923年,冰心作为燕京大学选派的优秀毕业生前往美国威尔斯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出国前夕,《晨报副刊》在她的建议下,开辟“儿童世界专栏”,第二天就发表了她的《寄儿童世界小读者》通讯。
在国外的三年间,冰心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外,还把精力放在通讯上。她把旅途所见所感、异国风土人情,用与小朋友通讯的形式,写成一篇篇精粹的美文,送《晨报副刊》发表。这陆续发表的29篇文章因其充满着真善美,而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后来结集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寄小读者》。
冰心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26年回国,到母校燕京大学任教。回国后一段时间,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辅导学生、导演新剧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创作,但当她听说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后,奋笔写下了《我爱,归来吧,我爱!》这样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冰心也受到一定影响,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发表了《分》、《冬儿姑娘》、《平绥沿线旅行记》等反映现实的作品。
抗战爆发后,冰心来到大后方,继续从事创作并参与了一些进步活动。这期间,她以“男士”为笔名发表了一组《关于女人》的小说。1942年冬,她又以开朗欢悦的心情和小朋友重新通讯,发表了《再寄小读者》,再次受到好评。
抗战胜利后,冰心随丈夫吴文藻以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眷属的身份到了日本东京,在日本生活达四年之久。
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安排下,冰心与丈夫吴文藻费尽波折,闯过国民党设下的道道难关,毅然奔回新生的祖国。冰心回国后,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她的创作与翻译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