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最新章节。
乔治·比才:19世纪的法国歌剧天才
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他出生于巴黎,4岁开始随母亲学钢琴,9岁入巴黎音乐学院。1857年19岁的比才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罗马基金去意大利进修三年。1863年比才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以后主要从事歌剧写作,作品有《卡门序曲》、《阿莱城姑娘》等。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地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乐,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比才是一个音乐神童,他12岁就开始作曲,然而更为神奇的是他的钢琴天赋,比才不仅能够视谱演奏钢琴曲,甚至能视管弦乐总谱在钢琴上演奏,而且在演奏中可以很自然地提示出各种管弦乐器的不同音色。这一超人的本领,在当时的钢琴家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有一次,比才曾当着李斯特的面,试奏李斯特的一首难度极大的钢琴独奏曲。据说当时比才视奏的曲谱稿纸还不甚清楚,但他依然将原曲演绎得无可挑剔。为此,在场的李斯特本人对比才赞不绝口,称比才为当时欧洲的“最佳三琴手之一”(另外两位,估计非“钢琴诗人”肖邦和“钢琴大王”李斯特自己莫属)。同时,比才也是在交响乐队里使用萨克斯管的极少数作曲家之一。萨克斯管是一种介于铜管和木管之间的乐器,由它的发明者萨克斯而得名,在管乐队和流行乐队中是一种受人喜爱的乐器。虽然比才通过自己的作品表明,当萨克斯管被正确使用的时候,其音质有多美妙,但是在交响乐队里,它仍然或多或少地是一个被排斥者。尽管如此,比才在萨克斯管发展史上仍然功不可没。
当然真正让人们记得比才的是他的《卡门》。《卡门》是一部喜歌剧,虽然剧情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因为在歌剧中,把以轻松幽默为主题,包括了快乐轻松的音乐,并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到舞台上的歌剧叫做喜歌剧。但法国的喜歌剧又与众不同。它习惯以说话的方式来代替歌唱式的宣叙调。后来这种习惯逐渐定型,于是19世纪任何有说话部分的歌剧都被称作喜歌剧而不考虑它们的主题材料。比才的原作在技术上就是喜歌剧。下面的这段评论可能会让我们更好更深刻地领略到《卡门》的不凡魅力:“昨天——你相信吗?——我第二十次听到了比才的杰作。我是又一次地怀着同样的温和的敬意去听的。这样的作品多么使人感到完满啊!——这种音乐是顽皮的,细致的,幻想的;同时仍然是受欢迎的——它具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而不是一个个人的。以前在舞台上听到过比这更痛苦、更悲惨的声音吗?而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不要装模作样!不要任何虚假的东西!从夸张的风格中解放出来!命运悬在这个作品的上面,它的幸运是短暂的,突然的,刻不容缓的——我真嫉妒比才,他居然这样大胆地写出这富于感情的音乐,表现出了欧洲文化培育的音乐过去所无法表现的——这种南方的、黄褐色的、晒黑的感情——最后还有爱情,被移到大自然中的爱情!……爱情作为一种命运,作为一种灾难,挖苦的,天真的,残酷的,恰恰就是像大自然那样的!结束这部作品的唐·何塞的最后的喊叫:‘是啊,是我把她杀死了,我——我亲爱的卡门!’像这样把构成爱情核心的悲惨的讽刺表现得如此严峻,如此可怕,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炮灰的人生2(快穿)》《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男主怀了我的崽》《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仗剑独行斩鬼神》《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大明:嘉靖修仙啦》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