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特兰托会议——天主教会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
1545—1563年罗马教皇在帝国城市特兰托(当时属提洛尔伯爵区,今属意大利)召开的宗教会议,目的是反对宗教改革,维护天主教会统治。
自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后,独立的新教组织纷纷建立,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天主教会。当时,召开宗教会议改革教会的呼声很高,甚至在天主教会内部也有人认为只要教会实行改革,宗教改革运动会自行消灭。教皇保罗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支持召开宗教会议,但各有打算。皇帝强调改革教会,以削弱教皇。教皇一心维护天主教会垄断地位,不愿多讲改革,害怕口子一开难以收拾。一位红衣主教说得很清楚,必须先审定教义,与宗教改革划清界限,作为实行改革的准绳。1544年11月克雷皮和约的签订,使意大利战争告一段落。在战争中赢得胜利的查理五世,与教皇商定召开宗教会议。大家同意开会了,可对会议地点争论不休。教皇不愿去德国,皇帝不愿去意大利,法国人对德国和意大利都不感兴趣,最后定在特兰托,因为这是一个意大利人为主的帝国城市。
1545年12月13日,会议正式开幕。这次会议持续18年之久,先后经历5个教皇。特兰托会议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先在特兰托开会(1545年12月13日至1547年3月11日,第1~8次会议),后改在博洛尼亚(1547年4月21日至6月2日,第9~10次会议),主要讨论圣经、原罪和称义问题。与会代表多是意大利主教,形成意大利人左右会议局面。皇帝的支持者,特兰托主教马德鲁佐发言强调改革教会,建议邀路德派代表与会陈述意见,遭拒绝。不久,施马卡尔登战争爆发,米尔堡一仗(1547年4月)皇帝大胜,萨克森选侯被俘。皇帝的胜利引起教皇的担心,他以特兰托有瘟疫(确有代表患病)为借口,要求南迁博洛尼亚开会。皇帝联合西班牙抵制,结果以38票赞成和14票反对,决定南迁。结果,只有部分代表去博洛尼亚,特兰托会议陷于分裂。
1549年10月,新教皇朱利亚三世上台,征得皇帝、法王同意,重开特兰托会议,是为会议的第二阶段(1551年5月1日至1552年4月28日,第11~16次会议),主要讨论圣礼问题。会议进行期间,一度倒向皇帝的萨克森公爵莫里斯,暗中与法王亨利二世签订尚贝条约(1552年1月),共同反对查理五世皇帝。奠里斯带兵北上,差一点活捉查理五世。在这种情况下,会议难以继续进行。
1555年8月,查理五世委托腓迪南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路德教在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取得合法地位,实际上使特兰托会议决议成为废纸。长于外交和法学的新教皇庇护四世,为稳住阵脚,联合皇帝腓迪南、法王法兰西斯二世和西班牙王腓力普,决定重开特兰托会议,是为会议第三阶段(1562年1月18日至1563年2月3日,第17~25次会议)。有人认为,第三阶段会议不是特兰托会议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新宗教大会。皇帝和法王建议采纳新教的一些仪式,邀请新教徒与会,均被教皇拒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