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后赫舍里

记皇太子胤礽

天才一秒记住【13小说网】地址:13xiaoshuo.cc

记皇太子胤礽

以往的影视剧和小说很喜欢黑这个太子,还乐此不疲,以至于让很多人给这位太子定义的标签为无能的草包,扶不起的阿斗,只会贪图享乐的败家子,连毒蛇心肠与腹黑残忍都随之用到他身上了,很多写清朝的小说中,泼他脏水只不过是想衬托他(她)们笔下男主的优秀,总有一个炮灰要背锅,不通过鲜明的对比,怎么能凸出男主完美的性格呢?还有自古成王败寇,值得很多人写的也应该是胜利者的事迹,谁又会为一个失败者来浪费太多的笔墨,胤礽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废太子。

毕竟小说是小说,总带着作者的个人情绪,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很讨厌曹操,很喜欢诸葛亮,就将曹操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骨三分,又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描绘的跟神一般,鲁迅先生说是近妖,而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绝世之才,连周瑜这样的一代风流人物都要背锅,而自己竟然是因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死的,还是被气死的。

可历史是历史,史学官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公正的,就像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无论李世民后期如何粉饰太平,都无法抹去前期李建成是个睿智与贤明的太子,他心怀仁义,李渊当初想传位给李建成,不仅仅因为李建成是长子,也是因为他的仁慈,相比较而言,李世民好武,很多人分析李建成之所以败给李世民,也是因为这份仁慈,其实李建成有多次杀李世民的机会,可李建成最终成为他弟弟的鱼肉,败在犹豫不决,他的优柔寡断在于,他想要皇权,又不想杀害自己的弟弟,于是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一点,李世民比他果决,皇权之下无手足。

这让我不由想到了明朝最残酷的叔侄之战,朱允炆是个和他父亲朱标一样仁慈贤明的人,在这场战争中,朱允炆如果稍微心狠一些,他不至于被自己的叔父夺权,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其实朱允炆手下的将领差点就可以将朱棣置之死地,可朱允炆多次告诫他们千万不要伤害自己的叔叔,他不愿背上杀害自己叔叔的罪名,然而朱棣夺权后,却并没有善待朱允炆,这是典型农夫和蛇的故事,不禁让人毛骨悚然,其实帝王之争历朝历代都是极其残忍的,特别是一个帝王的儿子们都特别优秀的情况下,那真的就叫一个惨烈,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写雍正的小说确实多得让你看不过来,不过也有真心喜爱这位废太子并写下他的小说,如同楚汉相争中,刘邦是胜利者,很多人赞美与歌颂,但也有人对西楚霸王深深的怀念与喜爱,连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也感慨过,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觉得最贴近这位太子人物性格的影视剧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皇太子秘史》,里面康熙与胤礽的父子之情真挚感人,而胤礽与众兄弟之争尤其激烈,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过胤礽的感情路线有些狗血,我就不多说了,毕竟只是电视剧。

西方传教士白晋评价胤礽:可以说,此刻已23岁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年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宫廷中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中华帝国前所未有的伟大皇帝之一。

《清史纪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无矫饰。②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

徐世昌:(胤礽)诗载文颖,中述祖勤民,其言悱恻,固未尝有不克负荷之征,(其诗)亦复斐然可诵。

王钟翰:在皇太子未废以前三十多年,康熙外出远征期间,让皇太子试之以政者再,太子按章办事,均无差错。

康熙:①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②皇太子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必然谨慎。上则祖庙社稷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朕不胜喜悦。

胤礽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之际,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太子心思缜密,无论皇太子宝巨细皆一一详询,直到父皇满意为止;其克尽厥职,不负众望,“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

父子情深:康熙十七年,胤礽染上天花,康熙为了照顾儿子,下令把奏章都送到内阁,自己陪着太子胤礽一同度过了危险期,太子痊愈之后,康熙还专门祭扫太庙,向天下公布这一喜讯。康熙屡次外出,皆不忘问候留在宫中的爱子;有时胤礽可能对于给父皇写信的事不太重视,康熙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曾言“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有一次他甚至给太子的书信中说“此间尔请安文书隔绝,朕内心不安。”胤礽偶染小病,康熙便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父子相互依恋,在康熙出征塞外时,胤礽曾奏“臣从来依恋膝下,习以为常”,康熙更是考虑周全,在塞外凡遇新鲜事物皆不忘寄送京中太子,乃至谕旨太子寄去几件旧衣服以达睹物思人之效;康熙40岁时突患疟疾,外国传教士建议使用奎宁,但奎宁服用后的效果还没有准确的结论,胤礽非常焦急,他呵斥索额图等人粗心大意。索额图等在皇太子的指责下情急之中当场服用奎宁,胤礽这才放心地将药推荐给康熙。

历史评价:胤礽是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撷芳殿:胤礽之宫人居所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

常言道,诗词是写诗之人灵魂的表达,来看看胤礽所写诗词一《入山左境,见流移归复,宿麦被垅,喜而有作》:维皇育万物,湛恩遍嘉师。饥溺若在已,幽莽必洞知。昔年齐鲁境,积潦民其咨。老赢莫自保,载道多仳离。至尊恻然念,明诏下所司。蠲祖数百万,截漕为储糜。犹恐守士吏,不免侵渔私。特选廉辨才,俾往监莅之。精谬出内库,车乘络绎驰。大小量口给,饔飧计日支。其有未归里,部松罔或遗。灾黎家室聚,赐以庾廪资。顿起沟中瘠,白骨重生肌。户版悉登复,东作勤耕蓄。兹来侍御跸,道经卫水溜。但见四境中,鼓腹群熙熙。二麦被原野,出土扬青蕤。昔无藜可糁,今有酒可酥。晨驱犊想垅,墓逐鸡楼埘。父老罗道旁,感极翻涕凄。亿兆得再活,实赖圣恩慈。恩深难报答,坭首呼苍只。敬祝无疆寿,福履永之绥。臣於同视暇,获睹天颜怡。纪实无百一,愿赓丰年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一代贤后赫舍里》转载请注明来源:13小说网13xiaoshuo.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小玲建军 其他 / 全本
小玲建军
空中云点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9万字一年以前
奉旨成亲 其他 / 连载
奉旨成亲
其君折枝
【先婚后爱/双向暗恋/青梅竹马】徐端宜端庄娴淑,出身名门。京师名门之中,不知多少勋贵子弟想求娶她。谢清崖纨绔浪荡。虽然生得俊美无俦,却门庭败落,自己也是个不成事的。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两个人,竟然会在一起......
34万字5个月前
席卷天灾 其他 / 全本
席卷天灾
黄小婵
预收1:带着超市大逃亡重生回来的乔青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让丈夫回家。“请不了假?那你就跟老板说你老婆要跳楼了!”她冷静地开始网上购物,约师傅上门来改装门窗、加装水箱、安装太阳能,铺地暖……直到各种物资堆满家中每一寸土地,丈夫风尘仆仆出现在眼前,乔青青才大哭着扑上去“我好想你!”十年了,在那风雨交加,浮萍飘零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想念你。这一次我们要一起面对席卷而来的末世天灾,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
104万字一年以前
晋末长剑 其他 / 连载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374万字18天前
假惺惺 其他 / 全本
假惺惺
刘水水
什么爱不爱的,听了想吐徐恪钦x郭啸薄情寡义美人攻x死心塌地壮受筒子楼里来了个任人欺负的傻子,徐恪钦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让他走,他不敢跑,让他站,他不敢坐,让他在原地等,他就老老实实淋着大雨等徐恪钦回来傻子对徐恪钦的话言听计从傻子成了徐恪钦的小尾巴傻子费了好大劲儿才考上大学跟徐恪钦一个城市大学毕业,徐恪钦要去很远的地方,傻子问徐恪钦:真的要走吗?不能带他去吗?徐恪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冷淡:不能攻比任
49万字一年以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