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说网【13xiaoshuo.cc】第一时间更新《蹉跎岁月》最新章节。
那雄壮的声音在杜丹园上空飘荡,整齐化一的棍棒敲击声穿透这近似凝固的空气,其中还伴随着阵阵铿锵有力的罗鼓声。
牡丹园在小东门附近,是省城最早的营业性戏园之一。牡丹圆观剧被推崇为当朝省城上流社会喜赏的十大景观之首。
为吸引和招揽观众,牡丹园穷极奢华,除了富丽堂皇的中式装修,还采用了当时从西方引进的最先进的煤气纱罩灯,悬挂于戏园大门口和戏台前,作为照明工具,每当夜戏开演,观众坐在戏园里,但觉“最为巧妙绝烟氛,地火光明面半醺。上下台都照澈,暗中机括熟能分”。
戏园内有为阔绰主顾们设置的“官厅”、“包厢”,也有为普通观众安排的“厅”、“边厅”。不同档次座位戏价各异。其标准为:“正厅包厢,每客售洋八角,廉者四五六角不等。起码则青蚨百文或数十文;正厅设于上,每客日售钱二百文,夜二百八十文,厢每客日售钱一百二十文,夜售钱一百八十文。
不同的戏资享受不同坐席,舒服程度不同。戏园的服务有时真是别出心裁,如“备有木制之小搁脚凳,作优待女宾之需”。戏园除有茶供品尝外,还有瓜子、点心供应。戏园热闹非凡,“牡丹园兼一美园,笙歌从不间朝昏。灯红酒绿花枝艳,任是无情也断魂”。
早期戏园价格是比较贵的,“四元在手邀花酒,八角无踪入戏场”。市场的大米市价为两元一担,市上大饼和馒头每个只三四文小钱,普通平民人均生活费每日为十几文小钱。八角的戏资加上戏园里面瓜子、水果、糕点、手巾等小账费用显然是不菲的消费。
“戏馆每二人戏资,可为每一月五名寡妇养赡之费”。由此可见,到此看戏是一项奢侈的享受,戏园素有“销金窟”之称,时人认为:“窟之大者有三:曰妓馆,曰戏馆,曰酒馆,一日夜所销不下万数千元焉。”
因此,若是请你去戏园看戏,那是相当高规格的款待了。
曹琨是戏院的贵宾,恰闲来无事,由戏院老板刘文举亲自培同,自然是坐在官厅,用一个欧洲人看歌剧时常用的小望远镜观看舞台。此刻演的戏是《铡美案》,演秦香莲的是一位名叫刘花梅的女伶。她是刘文举的干女儿。
戏剧表演中本无女性演员,戏剧女伶是戏剧在中原地区嬗变过程中出现的。同治初年,一个戏班二路丑角刘毛儿,在省城创建了一女子童伶戏班,学艺者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孩,年龄在10至16岁,这个女戏班不进戏园,专应富绅官宦家的堂会,刘毛儿借此获利丰厚,引发他人纷纷投资创办女戏班,以图获利。为扩大影响,一些班主延请她对髦儿戏伶人悉心教授川剧的唱念等基本功,培养出一批色艺俱佳的女伶,女伶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石路口出现了第一家戏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其后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云仙、玉仙等女戏园开办,自此髦儿戏班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女伶正式登上城市戏剧舞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万人嫌断情绝爱后》《馥欲香片》《回到过去做财阀》《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谁让他修仙的!》《买活》《帝皇的告死天使》《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