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三、学习生存的技能
办事拖拉者戒
办事拖拉是人生的大忌,如果你是个办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有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对付拖拉的作风:一是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有时,我们感觉到一项任务不重要,于是做起来就拖拖拉拉。如果这项任务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后又后悔。有效分配时间的重要一环,是把可有可无的任务取消掉,应该从你的日程表中消除乱糟糟的东西。
二是把任务委托给其他人。有时候,任务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欢做。你不愿意或许与你的个性或专长有关。如果你把任务委托给一个更适合做、更乐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赢家。
三是弄清楚有什么好处,然后行动起来。我们往往因为看不到完成一项不愉快任务有什么好处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说,我们做这项任务时付出的代价似乎高于做完之后得到的好处。应付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从你的目标与理想的角度分析这个任务。如果你有个重大目标,那你就比较容易拿出干劲去完成有助于你达到目标的任务。
四是养成好习惯。许多人的拖拉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要完成一项任务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沓的坏习惯。每当你发现自己又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再给自己提一个问题:“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渐渐地,你的工作模式就会发生变化。
“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这么说。他的意思是——习惯造就一个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习惯,在使用座右铭时,你可以养成自己希望的任何习惯。
在说过“现在就去做”以后,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身体力行。无论何时必须行动,“现在就去做”从你的潜意识问到意识里时,你就要立刻行动。
请你养成习惯,先从小事上练习“现在就去做”,这样你很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
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使他由消极转为积极,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顶的一天变成愉快的一天。
卓根·朱达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他就是这样做的。有一年暑假他去当导游。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做了许多额外的服务,因此几个芝加哥来的游客就邀请他去美国观光。旅行路线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华盛顿特区做一天的游览。
卓根抵达华盛顿以后就住进“威乐饭店”,他在那里的账单已经预付过了。他这时真是乐不可支,外套口袋里放着飞往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则装着护照和钱。后来这个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雳。
当他准备就寝时,才发现皮夹不翼而飞。他立刻跑到柜台那里。
“我们会尽量想办法。”经理说。
第二天早上仍然找不到,卓根的零用钱连两块钱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呆在异国他乡,应该怎么办呢?打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向他们求援?还是到丹麦大使馆去报告遗失护照?还是坐在警察局里于等?
他突然对自己说:“不行,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华盛顿。说不定我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但是现在仍有宝贵的一天呆在这个国家里。好在今天晚上还有机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时间解决护照和钱的问题。我跟以前的我还是同一个人。那时我很快乐,现在也应该快乐呀。我不能白白浪费时间,现在正是享受的好时候。”
于是他立刻动身,徒步参观了白宫和国会山庄,并且参观了几座大博物馆,还爬到华盛顿纪念馆的顶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灵顿和许多别的地方,但他看过的,他都看得更仔细。他买了花生和糖果,一点一点地吃以免挨饿。
等他回到丹麦以后,这趟美国之旅最使他怀念的却是在华盛顿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没有运用做事的秘诀就会白白溜走的那一天。“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他知道在“现在”还没有变成“昨天我本来可以……”之前就把它抓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