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小说网13xiaoshu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怪胡文海专门把沈飞拎出来,拿它做了反面典型。
到了1997年,沈飞的处境已经有些尴尬了。虽然承接了东苏对国内的技术转移,成为了苏27的国内组装厂。但是与历史上独一份的三代机生产企业地位相比,在熊猫国产化即将突破的这个时间点,沈飞的地位无可避免的滑落,并且受到了不少的质疑。
有人说沈飞的管理体制有问题,也有说沈飞搞学阀、学霸的,还有人认为沈飞不思进取躺着赚钱……
不能说这些意见不对,但显然是只看到了表面的结果,没有看到背后的原因,对沈飞一直以来的体系和历史根源并不了解。
国内航空生产长期依靠沈飞输血,整个中国的航空产业几乎可以说是从沈飞裂变出来的。到改革开放前,国防对沈飞的需求都是以生产为主导,同时还得不断对全国其他航空企业进行输血和支援。
对于飞机设计,只要会从苏式战机身上抄准确就行了。至于说更改苏式战机的原始设计,显然风险远大于收益,需要补的课实在是太多了。
这样几十年下来,会抄、抄的准成为了沈飞衡量业务能力的尺子,整个体系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建设起来的,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至于说管理、保守、学阀,这些不过是表象而已。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空军上千架的歼七、几千架的歼五、歼六是从哪里来的?从北到南遍地开花的航空城、航空企业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沈飞,1970年前的宋老会在哪里?没有宋老、没有歼十,那歼二十和杨伟又会在哪里?
沈飞由于历史原因不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但它是无愧于它的历史责任的。总不能说改开之后GDP一年顶改开前三十年,所以改开前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了吧。
这方面沈飞确实像极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老大哥,任劳任怨、苦干死干,可能没上过什么学,但干活一丝不苟。等到把弟弟妹妹们拉扯扶持起来,家里条件好了,受过教育的弟弟妹妹们做出了更大的成绩,看老大哥难免就觉得土气、保守。
可不管怎么说,在熊猫战斗机横空出世后,沈飞确实有些跟不上时势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皇长孙的团宠日常》《我在大夏窃神权》《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共享小说网】《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微信读书】《我是一颗武装卫星》《重开吧!蜘蛛侠!》《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大道朝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